以“群众为本、产业为用、生态为体、文化为魂”的“四位一体”现代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自然人文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湖北模式热火队主教练罗恩-亚当斯收获成功首秀,强调要建立“乡贤推动、资源联动、产业带动、文化驱动”的“四力共振”动力机制热火队主教练罗恩-亚当斯收获成功首秀,强调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不仅是自上而下的问题,更是自下而上的问题;不仅是单项突破的问题,更是整体复兴的问题;不仅要解决美的问题,更要解决富的问题;不仅是建设问题,更是文化问题!
“四位一体” 美丽乡村建设湖北模式已在湖北省广大农村落地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在一些优秀乡村的成功实践中得到反复验证。热火队主教练罗恩-亚当斯收获成功首秀我们将从中选择一批典型乡村,逐一做连续报道。如果您的乡村有故事、有体会、有经验,欢迎与热火队主教练罗恩-亚当斯收获成功首秀我们联系。
本期我们走进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巴徐村徐治湾
导读
徐治湾地处邾城街西北部的长江支流举水河畔,隶属于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巴徐村,版图面积0.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8亩、水塘面积45亩,居住面积2.52万平方米。湾内119户人家,共计386人。徐治湾至今已有三十四世六百四十八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恢复高考制度以来,100户左右的小小徐治湾累计考上了56名大学生,其中两名博士。
笔者于5月23日前往徐治湾考察,一下车,就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徐治湾村口处的广场上,一批劳动者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这些劳动者不是外面请的工人,而是徐治湾的本地村民。热火队主教练罗恩-亚当斯收获成功首秀他们之中有妇女,甚至有年过六十的老人,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座古色古香的婚庆广场正在成型。
沿着青红砖铺设的村间小道向村内走去,路旁是阡陌纵横的田野和菜园,是红墙青瓦的古典房檐,是修旧如旧的传统民居,是随处可见的劳动人民。呈现在眼前的徐治湾面貌焕然一新,再也看不到随处乱扔的垃圾,再也看不到房前屋后的破败杂草,再也看不到乱搭乱建的车棚和旱厕。
短短几个月,徐治湾何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1
破落村景,唤起乡愁乡愿
原来的徐治湾是一个垃圾遍地的村落,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竖着一间旱厕,再加上10多年前为鼓励村级发展冒出来的6座蛋鸡养殖场,村内终年臭味扑鼻。污水乱排乱放,导致水土环境严重恶化。低矮破败的老房子中间伫着几栋毫无特色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院墙高筑,毫无美感而言。村民依靠种地,没有什么大的收入来源,甚至曾有村民实在难以忍受一日三餐喝稀粥而迁居涨渡湖。村民平时做完农活,除了打麻将,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湾内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逢年过节偶尔回来一两次,大家碰一碰头、秀秀新衣、打打牌。可面对这落后的村貌、脏乱臭的环境,每一个徐治湾人都在疑惑,“我们小时候,和牛羊一起趴在池塘里喝水,如今,池塘里的水牛羊都不喝了,这是为什么呢?”
意向图
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不断,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观,它的基本载体就是我们的乡村,构成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李白《静夜思》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思念的故乡是这个样子,它应当是他们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应当是缕阳光,冷寂时可以寻得温暖;应当是个港湾,孤单时可以停泊靠岸,它应当是美丽的、温柔的。
村支书徐国栋创建了一个名为“幸福徐治,美丽明天”微信群,这个微信群成为留村和在外的徐治湾人联系的纽带,人数达到170人,十分活跃。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家乡的衰败面貌不改不行,慢慢形成了“徐治湾不能再这样垮下去了”的共识。在外见过世面的新生代村民率先被“引爆”,由此引发了全湾人的共鸣,徐治湾人的乡愁乡愿被彻底唤醒。
2
发动群众,自治激发活力
徐治湾真正做到发动村民,村支书徐国栋顺时势、应民心建立的那个专属徐治湾的湾级微信群功不可没。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和互动性让徐治湾几位乡贤的“呼喊”传到了每一个徐治湾人的心中。
如果说过去村民之间交流仅限于过年回家,那么现在的方式变了,在微信上,大家随时可以“开会”交流。
徐氏家族一帮在外的行业精英找到巴徐村村支书徐国栋,希望他能想想办法,拯救徐治湾落后面貌。徐国栋到处打听,找到了湖北省“绿色幸福村”工作组,在那个工作组,有从本湾考大学飞出去的雄鹰、在省城从事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徐新桥。他被乡亲们自发向上的精神所感动,徐新桥表示理应为家乡的发展作些贡献。凭借省域视野,徐新桥博士特地邀请专家来徐治湾转一转、把把脉。
受徐新桥邀约,韩国乡建专家、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崔德基先生第一次来徐治湾时,看到100多座旱厕围村,满村的垃圾加上鸡粪臭味扑鼻,只说了一句:“村里的环境太脏了!你们先把卫生给我做好了,我们再谈!”说完扭头就走了。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湾里人,大家一致表示,我们得自己先动起来。在外打工16年的徐洪在微信群内倡导并带头,利用空余时间或周末,回乡参加义务劳动,打扫村内卫生。
陈孝莲是嫁到徐治湾的媳妇,在新洲街区做环卫工。她之前受不了村里的脏乱差,曾经主动在村里打扫卫生,但那时候根本没人支持她,还招来一些嘲讽,让她很是心凉。现在全村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了,村里成立了志愿者协会,陈孝莲担任会长,志愿者协会里有30多个人,平时出工都是免费,不要一分钱报酬,大家都是任劳任怨,只要有时间就会积极参与劳动。
村里留下的青壮年劳力不多,60岁的雷桂芳也成了劳动一线的主力军。她从春节到现在,几乎没有休息过。她笑呵呵地说,趁着自己还能干活,要多给村里出点力,大家都不能有私心,这样,这样湾子才能像一个大家庭。
徐长清的工作是记录每天的出工日志,每天的泥工组、瓦工组、水电组、小工组有谁参加了劳动,他都记得一清二楚,每天在村口张贴公布,让大家互相监督。他说每天差不多都有三四十人参加劳动,最多的一天出工一百多人,那种劳动场面真是难得一见。
3
修旧如旧,打造生态古村
人心齐了,村内面貌大变,徐洪倡导的义务劳动小组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将村里杂草清除一空,乡间小路上一个废瓶子都看不见。崔德基大师再次来到徐治湾时被村民的决心深深震撼到了。感动之余,他决定免费给徐治湾做一个乡村生态旅游的样本出来,根据古村落形态,名字就叫“八巷九弄”。
为了留住那一抹乡愁,崔德基大师尊重古村落原有的结构,按照修旧如旧的规划改造思路,不大拆大建,只在原有基础上小修小补,通过修复、加固、保留手工痕迹,尽可能恢复古村落的建筑风格。
对于村内的12栋古危房,只做天面防水、立面改造的修缮措施:加固房梁,盖上青瓦,土砖墙缝就用徐治湾本地特有的夯土一抹;对于部分新房,加装彩绘,体现村在绿中、人在画中,提升想像空间。
对于道路建设,坚持不搞水泥固化。村内大部分小道只铺老砖和乱石,通过合理摆拼,既体现了古朴风味,又充分利用了建筑材料。
湾北的举水河古河道,水面宽阔,是村民的洗菜塘,岸边几块青石板,见证了历史沧桑。因势造景,利用木结构打造观水平台,将来这里会成为休闲垂钓的好去所。
村民将绕村的沟渠和塘堰进行了深挖清理,再现了35年前的地形原貌,架设了通往菜地花田的过沟小桥,引入举水河活水打造生态循环水系统,亲水平台依势顺利建成。
关停了6家良种蛋鸡养殖场,少了2万余只母鸡日夜生产,废弃物不再直排塘堰,空中也不再有鸡粪“飘香”,并将原来的鸡舍改造成多种功能用房。拆除了围村的100多座旱厕,由此腾退近1000平方米的公共面积。在预测游客规模的基础上,拟新建4座五星级标准的公厕,目前已建成2座。
87岁的徐福清以前是技术队长,得知湾里要搞建设需要集资,他立刻动员在外面的3个儿子出了5万元钱。即使这样,老人还是觉得自己对村里贡献太小。他家的厕所和小院子原本是在第二期工程范围内,还不到拆迁时限,老人就主动提前拆掉了,他说要把工作做在前面,给大家带个好头。
为对生活污水进行终极化处理,按照“雨污分离”的要求,徐治人铺设了污水管网1200米,直接引入到事先建成的日处理能力30吨的生态净化池,实现达标排放。
垃圾分类处理工程、宽带入户工程和强电、弱电入地工程也在建设中;
计划建设公墓,改变目前火化置棺的土葬习俗,节约保护耕地,在墓地周围兴建生态念恩堂存放骨灰盒,并举行弘扬祖传慈孝美德活动。
4
依托产业,创造更多价值
通过共同努力,徐治湾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成立“八巷九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现金、房屋、土地、劳动力”四入股的方式解决起步资金问题和内生动能。合作社的所有资金来源于湾内村民(以户为单位)及湾里走出的爱心人士,现金入股共138.5万元。
徐金华今年 61岁,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外打工。偶尔有几次回来,看到村里日益破败的样子,他很难受。现在村里有了发展和改变的希望,他决定回来,村里集资入股的时候,他联合儿子一起出了14万,是村里集资金额最多的一户。看到大家的心越来越齐,干劲儿越来越大,他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93岁的陶艾香是湾里年龄最大的老人。老人一生节俭,把每一分钱都看得很重,却把儿孙给自己的4万元养老金全部拿给合作社集资入股。她说自己要养好身体,至少活到一百岁,要等着看徐治湾以后更好的样子。
另外,在现任合作社理事长徐国良的倡导下自发成立爱心基金会,目前已筹资6.29万元,爱心基金将入股合作社并优先享受分红,主要用于湾内老弱病残等群体的基本保障。当年实在难以忍受一日三餐喝稀粥而迁居涨渡湖的徐金华,特地赶回来捐赠1000元。
按照崔德基大师和徐新桥博士的设想,以后村发展观光体验生态农业、时令果蔬有机农业、无公害食品及特色餐饮,加工特色食品,开发土特产品牌,根据统一规划开设各种美食馆。
徐志敏之前在汉口开了3家快餐店,年收入一百多万。从村里动工第一天开始,他就没离开过现场。爱人不支持他丢下生意,还跟他闹过离婚。徐志敏说,等村里的美食广场开业了,要接她过来看看村里的大变化,相信她到时候一定会理解他的选择。
打造传统文化、手工艺一条街,村里说书、唱戏的老人,刺绣、烹饪的妇女都能派上用场;
重点打造教育与旅游为一体的第三产业,努力将徐治湾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学校、民间手工艺及创业学校、崔德基设计学校及生态学校。一年有看相,两年有收益,三年达目标。
而对于湾里有着好手艺的石匠、木匠、泥瓦匠、铁匠、油漆匠等等村民来说,不仅眼下就可以参与到村庄改造过程中去,而且湾里成功之后,还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为周边的村庄辐射带动。
46岁的徐汉文是当地有名的泥瓦匠,以前他经常带着一个小工队去印尼、巴基斯坦等地“打洋工”, 一年能挣二十多万。现在他放弃了在外面挣钱的机会,在村里的工地上当泥工队长,工资是190元/天,80%入股,每天可以拿到手的现金就是几十块钱,但他还是干得美滋滋、乐呵呵的。他家的车库才盖了一年多,花了两万多元钱,得知村里要把那片地规划成果园,他毫不犹豫地主动拆掉了。
5月28日,徐治湾八巷九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庆典,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秘书长李书军前往现场授予徐治湾“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点”牌。
我们期待着徐治湾的建设目标——“让鸟归巢,让心回暖,让人回家”早日实现,其实笔者认为在徐治湾全村人自发自愿建设家乡的过程中他们的目标就已经实现了。
群众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也期待着更多像徐治湾这样的村庄,期待着更多像徐治湾人这样的村民自发自愿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把我们的乡村,建设成为民风淳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经济富美的“四美”乡村,既能享受自然的田园美景,又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物质文明生活,共享心灵美好、生态美好、环境美好的家园。同时,又促进村民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湖北美丽宜居村庄·巡礼】
第一期:年产值5000万,产业集群会给一个小山村带来多少惊喜和奇迹
第二期:26天, 3000人次,清扫沉积40多年的垃圾!这个小山村正在大改变……
文字、视觉:朱付梅、暮槿
﹀
乡侬,浓浓乡情,悠悠乡愁
你我携手,共筑美丽乡村!
在这里,让心皈依乡村田园;
在这里,见证中国乡村的力量;
在这里,让遥远的乡愁变得触手可摸。
搜索“乡侬”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小编微信:Easy148
QQ群:531705427
投稿及工作邮箱:xchhr@sina.com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乡侬
了解更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